做好“新活用”文章 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建光[1,2,3,4,5] 

机构地区:[1]中国作家协会 [2]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3]中国朱子学会 [4]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 [5]第四届南平市政协

出  处:《海峡通讯》2024年第12期22-23,共2页

摘  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平作为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原文化入闽的主要通道,特定的文化和地理“土壤”,孕育了史传久远、资源丰富、形态多样的文化遗产。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等均发源于南平,全市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29个,不可移动文物点3920处、文物保护单位63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1处,武夷山更是全国仅有的4个、全世界39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

关 键 词: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保护 闽越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 遗产地 朱子文化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