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共生模式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丽佳 文月兰 龚宝芬 黄盈盈 黎祖娟 叶泉清[1] 宾石玉[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41006

出  处:《农村新技术》2024年第6期31-32,共2页

摘  要:黑斑蛙俗名青蛙,主要生活在稻田、池塘、沼泽等水域,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补虚、解毒、消肿、止咳等功效,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自然环境下黑斑蛙以农业害虫为食,其是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稻蛙共生是以“稳粮增收、以蛙促稻”为原则,通过稻蛙共生发展的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生态空间。黑斑蛙利用稻田浅水系统和水稻遮阳作用,并通过捕食水稻上的部分害虫而生长;水稻则利用蛙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减少病虫害,同时发挥蛙粪便的肥力作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提高了水稻产品质量、价值及稻田收益,促进农民增收。

关 键 词:稻田生态系统 农业害虫 捕食作用 生态种养模式 稻蛙 共生模式 黑斑蛙 共生发展 

分 类 号:S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