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德胜[1] 孟凤娟 Wang Desheng;Meng Fengjuan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最初关注生态存在论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向更专注于人的内在存在和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生生美学”之理论建构深化,曾繁仁生态美学研究的这一转向,凸显了他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中国古典哲学和艺术,努力实现生态美学“中国性”话语建构的理论追求。曾繁仁围绕“生生美学”的一系列理论探索,在重新诠释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智慧的同时,也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中国理论”支撑,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