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智义[1] Zhang Zhiyi
出 处:《南开语言学刊》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Nankai Linguistics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赵元任语言思想研究”(21YYB005)的阶段成果。
摘 要:既往针对汉语“除了”句式的研究主要围绕加合义和排除义的判定进行,但依据句法标记判断并不可靠,而依据前后半句的逻辑语义真值进行判断难免有循环论证之嫌。有基于此,本研究意在揭示“除了”句式加合或排除意义判定的语义语用机制以及在句法结构上的体现:本研究认为,依据句法标记,“除了”句式的后半句存在极性、相反、添加、总括义标记,极性和相反义形成“除了”句式的排除义,添加和总括义形成“除了”句式的加合义。语用看,排除义和加合义均由“除了”词库层面的减除义,依据集合范畴,按照一定逻辑运算程序,语用推理而来。在从极性、相反义到排除义的运算中,会话含义机制起作用;在从添加、总括义到加合义的运算中,语用预设机制起作用。在句法上,加合义“除了”句式的相关语法标记位于动词短语的附加语位置,排除义“除了”句式的相关语法标记位于标句成分的外标示语位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