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彤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8期79-85,共7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本文以洪子诚《暴风雨的前奏——〈新诗发展概况〉之三》(1957)、《关于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1996)和《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2011)三篇当代文学史研究文章为对话对象,从引号的使用、结构的方式、述者的位置三个角度评议其述学文体。洪子诚在坚持使用知识谱系学方法、不断克制叙述者的价值评判冲动、对文学史做“历史清理”的同时,又在压抑自身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价值的“退守”。这种“微弱叙述”的张力,构成了洪子诚及其同代学人“犹豫不决”的思想特征。这样的“犹豫不决”对年轻一代的启发,或许不再是在本质化的狂热中保持克制与开放,而是在无本质的冷漠中复活怀疑的欲望和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