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学文体

作品数:53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平原吴子林袁一丹王本朝张耀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云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思辨的诗性,诗性化的思辨——打通毕达哥拉斯与钱锺书、王朝闻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尹传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文论教材中‘文学定义’研究”(17BZW054)。
吴子林专著《“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提出,“毕达哥拉斯文体”是文学学术写作的最佳述学文体,因其兼容“隐喻型”“演绎型”两种述学文体。吴子林的“隐喻”“演绎”,颇迹近钱锺书《说圆》中的“文气”“文理”,...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文体” 被思辨的诗性 诗性化的思辨 述学文体 钱锺书 王朝闻 
吴小如述学文体与京剧批评理论的建构——以“传”为考勘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姜岩 
吴小如是京剧票友、评剧人士,又是文化学者、大学教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活动中,一个突出成就是自觉开展广泛而独到的京剧批评,建构以“传”为中心的理论谱系,具体包括批判“不传”、勉励“传人”、号召“真传”三个维度,由此打开了...
关键词:吴小如 “传”之理论 述学文体 京剧批评 京剧学人 
如何文学地做文论?——“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变革意识
《上海文化》2024年第8期120-126,共7页刘毅青 周天羽 
一、“对文学的犯罪”晚清以降,百余年的现代化运动促使中国学术经历了古今之变。西方的学科范式与研究方法在西潮的涌入中逐渐成为中国现代人文学科的典范。就文学研究而言,西方理论在为我国的文艺研究开辟新途的同时,也造成了古今学...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 学科范式 学术经历 人文学科 文艺作品 古今之变 述学文体 学术传统 
他们为何犹豫不决——关于洪子诚的述学文体与文学史写作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8期79-85,共7页陈晓彤 
本文以洪子诚《暴风雨的前奏——〈新诗发展概况〉之三》(1957)、《关于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1996)和《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2011)三篇当代文学史研究文章为对话对象,从引号的使用、结构的方式、述者的位置三个角度评议其...
关键词:洪子诚 述学文体 文学史写作 
作为现象与方法的鲁迅研究——论王瑶鲁迅研究的三篇文章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6期59-63,共5页陈凯迪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瑶先生在文学史撰写与鲁迅研究等领域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本文选择王瑶先生写于1956年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写于1961年的《论〈野草〉》(原题为《论鲁迅的〈野草〉》)...
关键词:王瑶 鲁迅研究 述学文体 《野草》 《故事新编》 
横而不流,青春万岁——论谢冕的述学文体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鲁沛怡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谢冕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无论是作为北大中文系1955级本科生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还是20世纪80年代敢为人先,提出“新的崛起”论,为新诗潮正名;抑或作为中国第一个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招收季红真、韩毓海、...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季红真 当代文学 张颐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中文系 青春万岁 述学文体 
吴子林:《“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3期194-198,共5页朱军 吕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文艺复兴’话语考论”(项目号:21BZW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学术本土意识的逐渐觉醒,有关述学文体革新与创造的研究成为学界热点,其间佳作频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陈平原教授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一是吴子林研究员的《“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两...
关键词:述学文体 本土意识 陈平原 生存体验 言说方式 吴子 毕达哥拉斯文体 中华文化 
西南联大述学文体与鲁迅传论的生成 ——从朱自清、闻一多到王士菁、王瑶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55-62,共8页朱天一 
本文聚焦西南联大时期朱自清、闻一多的述学文体、授学理念及学术训练中将鲁迅作为范例的语体侧重,及在王士菁、王瑶身上的接受与传承情况。彼等对于语体文范例意义上为求“修辞立诚”“新语式”的鲁迅形象“韩愈化”之内在逻辑,与借此...
关键词:西南联大 鲁迅 朱自清 闻一多 述学文体 
“熔岩”与“浪花”——读严家炎先生三篇文章有感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108-113,共6页唐申浩 
严家炎先生的许多理论,都有着较为曲折的接受史,这与其求实创新的学术个性和暗藏锋锐的述学文体紧密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初对《创业史》人物的评价,到改革开放后的三篇《现代文学史研究笔谈》,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对“异元批评”现象的...
关键词:严家炎 《创业史》 《求实集》 异元批评 述学文体 
我看“毕达哥拉斯文体”
《文艺争鸣》2023年第3期1-3,共3页孙郁 
当代人因书写工具的方便,已不太注意文字的节制。不仅小说越写越长,散文似乎也有这个倾向。在学界,论文体早就取代了传统的文章,格式化的翻译腔无限铺陈,不时流出匠气,述学文体已经难见智性。但有些知识人,却一直抵抗这种风气,坚持写一...
关键词:钟叔河 智性 书写工具 述学文体 翻译腔 格式化 毕达哥拉斯文体 铺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