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背景下汉代百戏的交流发展及审美特征分析  

The Exchange,Development,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heatres in the Han Dynas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lk Roa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党岱[1] Dang Dai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40-44,共5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南阳师范学院2021年度国家社科培育项目“多元一体视野下汉代音乐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1SKPY022);南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博士专项“多元一体视野下秦汉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ZX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张骞通西域以及班超对西域的进一步经营,汉代掀起了对外域进行大规模探索的高潮。西域各国及大秦的杂技魔术开始传入中原,并被中原艺人所吸收改造,进一步推进了容纳着杂技、幻术、歌舞等民间诸技的百戏之发展。汉代角抵百戏作为一种高度繁荣的表演艺术,以其“大、全、多、杂”等审美形式特征,体现出当时人们求大尚全的审美取向。而百戏的发展及其审美特征的体现,正是丝绸之路背景下汉代域内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果,其展现出大一统政治经济背景下汉代乐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宏大壮美,同时也对我国早期乐舞表演、戏曲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丝绸之路 汉代 百戏 交流 审美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