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党岱[1] Dang Dai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40-44,共5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南阳师范学院2021年度国家社科培育项目“多元一体视野下汉代音乐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21SKPY022);南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博士专项“多元一体视野下秦汉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ZX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张骞通西域以及班超对西域的进一步经营,汉代掀起了对外域进行大规模探索的高潮。西域各国及大秦的杂技魔术开始传入中原,并被中原艺人所吸收改造,进一步推进了容纳着杂技、幻术、歌舞等民间诸技的百戏之发展。汉代角抵百戏作为一种高度繁荣的表演艺术,以其“大、全、多、杂”等审美形式特征,体现出当时人们求大尚全的审美取向。而百戏的发展及其审美特征的体现,正是丝绸之路背景下汉代域内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果,其展现出大一统政治经济背景下汉代乐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宏大壮美,同时也对我国早期乐舞表演、戏曲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