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基础——基于政治经济学视野下马克思劳动范畴的视角  被引量:1

The Labor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Labor Categ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莹 Hu Yi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出  处:《理论与评论》2024年第3期48-61,共14页Theory and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实现共同富裕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22YJC71007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研究”(GD24YMK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资本作为统治生产形式的条件下,劳动时间是财富的尺度。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基础上的“事实的具体—抽象—思维的具体”这一总体思路的引导之下,马克思提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和雇佣劳动等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劳动批判理论。对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是探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的必要前提。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样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经济结构变迁中,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培养更适合新技术要求的劳动者、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劳动者收入以及树立正确的劳动精神等,都是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基础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劳动范畴 劳动二重性 劳动收入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