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风华[1] 刘梓任 LI Fenghua;LIU Ziren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158-165,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新型群己权界问题研究”(编号:22ZDAJ005)。
摘 要:相比较心性观、政治观,儒家的群己观仍然具有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价值。儒家的群己权界观念是以基于身份的伦理秩序为核心,而群己德范则以基于仁义的美德伦理为核心。撇开其糟粕以及一些具体的细节规定,先秦儒家群己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德治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立场,发掘儒家的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先忧后乐等思想精华,确立当代儒家群己观的正确政治立场与方向;群己权界方面,吸取儒家的集体主义与和谐共处精神,为各种社会角色构建多层次的底线伦理;在群己德范方面,批判吸收先秦儒学的概念、判断和行为标准,构建更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美德伦理;实现群己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话语、儒家话语和公众日常话语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群己话语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