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尚上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记者》2024年第7期57-71,共15页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工作史研究”(22ZDA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1930年代,在救国保民的呼声中,妇女“走出家庭”之论盛行一时,然而片面要求妇女脱离家庭、自谋生计的言说与广大劳动妇女的现实处境相割裂。中国共产党则从劳动妇女的阶级利益出发,鼓励其普遍参加生产,完成由家庭“生育力”到革命“生产力”的角色转变。陕甘宁边区在妇女生产动员中,着意在“走出家庭”与“巩固家庭”之间寻求平衡,强调参与集体生产不脱离家庭、改善家庭生活的属性。《解放日报》对妇女模范的塑造,相应呈现出兼顾家务与集体生产的“贤良”新标准。妇女肩负物质资料生产、人口再生产的双重使命,妇女之“生育力”、“生产力”间的角色冲突与堕胎问题映射于报刊话语,《解放日报》一度出现节育、节欲问题的讨论。面对妇女的生育困境,边区政府致力于调和妇女之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强化“养娃娃”也是革命工作的宣传,并通过发展社会保育工作等为“抗战中的母亲”排解后顾之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