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本的情感认知路径——基于格雷戈·史密斯“情绪―线索”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The Emotional Cognitive Path of Film Text:Based on Greg M.Smith's"Mood-Cue"Approac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康 Lu Kang

机构地区:[1]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25-35,共11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科科研重大成果资助项目成果。

摘  要:电影情感研究是当代电影认知主义理论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格雷戈·史密斯的理论著作为基础,结合其他认知理论家电影情感研究成果,从电影情感范畴的辨析谈起,对既挑战精神分析学说情感理论,又挑战其他认知理论家工作的“情绪―线索”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其他认知理论家从人类普遍情感中区分出“认知性情感”,围绕着类型、叙事、角色等进行电影情感解读的做法不同,史密斯结合跨学科的神经心理学、脑科学成果,重置了认知先于情感的传统观念,从而建构了基于联想的人类情感运作模型,并提出情感是短暂的爆发,情绪才是观众情感体验得以维持的基础。电影的主要情感效果是创造情绪,电影文本中包括演员表情与动作、对话与语调、场景设计与调度、镜头运用与剪辑等一系列视听系统,以信息冗余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具有共同情感指向的多种体验路径的情绪线索。

关 键 词:电影情感研究 情绪―线索 认知主义 格雷戈·史密斯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