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93
出 处:《重庆医学》2024年第S01期335-336,共2页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的缺血性微梗死,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一般好发于50~6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且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逐年递增,临床上通常需要抗栓、抗PLT聚集等治疗预防再卒中。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认定适用于PLT的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 2),也能诱导PLT聚集,使血液分析仪无法正确识别PLT,从而出现PLT假性减低的现象。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PLT减少症(EDTA-PTCP)在各种抗凝相关的PLT聚集中最为常见,据报道,EDTA-PTCP发病率为0.07%~0.21%[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EDTA-PTCP极少见,若不能及时发现,将延误临床治疗,增加致残率甚至致死率。本文总结1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EDTA-PTCP患者的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血液分析仪 基底节区 抗凝剂 特殊类型 致死率 PTC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