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光建[1] 杨嘉禾 YU Guangjian;YANG Jiahe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 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5-11,共7页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培养工程项目“交融与互鉴:西北民族文物考古与中华文化符号传承研究”(032303141002)。
摘 要: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沟通西域的交通要道。这里也是中原农耕文化、北方游牧文化、西域绿洲文化及域外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之地和多民族不断交流融合的核心区域。商业贸易是推动河西走廊多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驱动力。清代随着中央政府对西北边疆的拓展和管控的有效加强,河西走廊的军事功能色彩减弱,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增强,农业、手工业等传统生业经济逐步恢复,晋、陕、京、津、豫、鲁等地商帮的进入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商业市场的发展,特殊的民族贸易专业市镇也随着社会的稳定渐次形成规模,城镇专业市场增多,小型商业市镇兴起,商业日渐繁荣,有效地促进了河西走廊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赖的纽带关系,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进,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变迁重要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