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抗日根据地公粮管理工作制度化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威[1] 侯竹青[2]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2-62,共11页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概念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及传播研究(1919-1949)”(项目编号:19BDJ040)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战争年代,保障粮食供应是军队紧要之务,而制度化的管理又是保证粮食持续合理供应的重要一环。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挺进华中的新四军未普遍建立起敌后民主政权,粮食来源与数量不稳定,新四军采取了压缩伙食标准为主的简单化管理方式。根据地民主政权建立与群众运动展开后,新四军的公粮征收有了稳定的粮源,公粮激增。与此相适应,各根据地在华中局指导下做出储粮、分粮、领粮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实现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公粮管理工作的初步制度化。敌伪“清乡”加剧后,为了适应更加严峻的形势,新四军深入推进公粮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化,加强粮食保管,实行收支分开,反对贪污浪费,从而克服了过去“谁收谁管谁支”的弊端,形成一套上下内外联动的反贪污浪费的有机系统。公粮管理为新四军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制度保障,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共能够坚持抗战、革命能够胜利的成功之道。

关 键 词:公粮管理工作 新四军 制度化 粮食管理 华中抗日根据地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E296[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