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舒喆 白中元 崔巍 郗彦凤[3] Yang Shuzhe;Bai Zhongyuan;Cui Wei;Xi Yanfeng(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School,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Department of Pathology,Shanxi Province Cancer Hospital/Shanx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ncer Hosi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13,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 [3]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13
出 处:《中华病理学杂志》2024年第8期887-892,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659)。
摘 要:肿瘤微环境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作用至关重要,肿瘤血管对结直肠癌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研究发现,新生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结构功能均具有较大差异,这种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形态异常,周细胞松散附着或缺失以及基底膜的异常增厚或完全缺失,出现迂曲、囊性扩张等异常血管结构,从而抑制药物递送,而血管正常化后可恢复血管功能,目前将周细胞覆盖率、内皮细胞及基底膜渗漏作为评估血管正常化的评价指标。新近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的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基底膜对肿瘤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综述血管相关结构对结直肠癌的具体影响,以及周细胞覆盖率和血管通透性作为评价肿瘤血管正常化的理论依据,总结了血管正常化的相关检测指标及对患者相关治疗的积极影响,使患者因血管正常化受益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其不良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