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雪民 朱月兰 金梅娟[1] 吕志伟 李瑞霞 王海候[1] CHEN Xuemin;ZHU Yuelan;JIN Meijuan;LYU Zhiwei;LI Ruixia;WANG Haihou
机构地区:[1]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土壤质量相城观测实验站,江苏苏州215100 [2]苏州市吴江区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江苏吴江215200 [3]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吴江215200
出 处:《南方农业》2024年第13期71-75,共5页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项目“离田稻麦秸秆多元化高效增值利用技术”培训课件”[KF(23)3205];苏州市姑苏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科研项目“乡村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功能化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22037);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农业废弃生物质装备化处置及定制化利用技术创新”(21012)。
摘 要:为降低马铃薯基质栽培过程中化学氮肥的用量,采用盆栽方式,以稻麦秸秆为基质,针对化肥中的N素,用羊粪有机肥进行了有机替代,替代比例分别为0%(T0)、25%(T25)、50%(T50)、75%(T75)、100%(T100)。结果表明:1)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茎粗、主茎数、结薯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替代比例为25%时,其产量、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率表现为最佳,且与常规化肥不替代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3)马铃薯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与N素有机替代比例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y=-0.0166x^(2)+0.5462x+232.39,R^(2)=0.9953;y=-0.0151x^(2)+0.5326x+156.2,R^(2)=0.9252),以此反演可获得马铃薯最高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有机替代比例分别为16.45%和17.63%。4)结合生产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建议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以稻麦秸秆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条件时,化学氮肥的有机替代比例控制在17%左右为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