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四川大凉山地区特色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昭觉县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2022YFD1100201)。
摘 要:在昭觉县通过3种材料5种处理基质生产宁蒗5号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处理对产量、单株结薯、大薯率、>5g薯率、单位面积有效薯率和有效薯数的影响,并作生产成本比较,筛选品种配套的适宜基质处理。试验结果:产量最高的是处理3(椰糠),小区平均产量为5.46 kg,排第2~5位的处理是处理5(蛭石+椰糠)、处理2(草炭)、处理4(椰糠+草炭)和处理1(蛭石),分别为2.42 kg、2.35 kg、2.08 kg和1.97 kg,方差分析,处理3较处理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较处理1、2、4增产均达显著水平;以草炭为基质的处理2单株结薯数最高,为8.0个,其余依次是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1,分别为7.2个、6.6个、6.6个、4.2个;以椰糠为基质的处理3大薯率最高,为92.2%,其次为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分别为90.2%、88.8%、88.7%、87.5%;单位面积>5g薯率最高是处理5,为77.4%,其余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2,分别为76.8%、75.1%、74.6%、72.1%;单位面积有效薯个数最多的是处理3,为119.0个,其余4个处理在117.8~118.9个之间,差异不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的是处理3。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昭觉县无虫网室内宁蒗5号品种脱毒试管苗生产原原种以椰糠为最佳基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2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