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春瑞 李心澜 Peng Chunrui;Li Xinlan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
出 处:《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Journal of Yun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道路修筑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基于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研究”(2023Y0268)。
摘 要: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上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因为其重要的地位成为抗战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在文学工作者的创作下,出现了民谣体诗歌、小说、散文、纪实文学、游记等滇缅公路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一方面歌颂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另一方面将滇缅公路意象化,激励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敌,追寻中华民族的自由。在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下,滇缅公路文学承担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其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书写必将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3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