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合并肺栓塞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手术时机的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章智荣[1] 陈硕[1] 陈其瑞[1] 胡滨[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100020

出  处:《癌症》2024年第4期177-188,共1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摘  要: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仍然是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具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对手术时机选择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 y angiography,CTPA)用于PE的评估,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评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术后常规行双下肢超声,并视具体情况行CTPA。根据PE发生日期与手术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两组:短期PE组(short-term PE,SPE;PE发生在2个月内)和长期PE组(long-term PE,LPE;PE发生超过2个月)。术前根据入院时抗凝情况和Caprini评分决定抗凝方案,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治疗。结果共有34例符合入排标准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5(44.1%)例为SPE组,19(55.9%)例为LPE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方面无显着差异。与LPE组相比,SPE组患者腺癌比例(80.0%vs 42.1%)、Ⅱ–Ⅲ期比例(46.7%vs 31.6%)更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PE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量较多(P=0.039),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或转入重症监护室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5(14.7%)例患者发生DVT的复发,其中SPE组有2(13.3%)例,LPE组有3(15.8%)例。PE复发率为8.8%,其中SPE组有1(6.7%)例,LPE组有2(10.5%)例。两组均有1例(6.7%vs 5.3%)患者出现围手术期30天内死亡。结论PE发生在2个月内,如果PE病情稳定,合并PE病史的非小

关 键 词:肺栓塞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手术时机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