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徐州221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徐州221002 [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徐州221002
出 处:《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China Clinical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患者女,61岁,2023年1月2日主因"头晕、乏力1个月,排黑便3 d"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行相关检查后予以收住入消化内科治疗。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患者重度贫血症,在排查病因、积极改善贫血的同时,予进一步完善胃肠镜检查。胃镜提示:胃窦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后壁见巨大肿物凸向腔内,最大径约5.3 cm,表面糜烂,蠕动尚可,肿物周围的胃黏膜隆起,初步诊断为胃窦间质瘤伴出血。CT平扫示胃窦黏膜下层见低密度病灶区域,结节状,呈息肉样隆起,增强后病变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因肿物较大,考虑消化内镜下切除创面大、出血严重及不易完整切除等因素,遂经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联合讨论后拟定行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患者在抑酸护胃、输血纠正贫血等对症支持治疗7 d,排除手术禁忌证、复查血红蛋白基本正常后行手术切除肿物。病理送验标本大体示灰红色肿物一个,大小5.3 cm×4.8 cm×3.8 cm,表面灰红色,光滑,肿块外周附一圈胃黏膜,切面灰黄灰红色,质地细腻,胃黏膜灰黄色,有皱襞。低倍镜下示瘤组织位于黏膜下层,并向上累及黏膜,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周边及深部可见组织水肿,瘤细胞呈星芒状、短梭形围绕血管排列(图1),呈旋涡状/洋葱皮样(图2),背景中可见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混杂分布,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图3)。高倍镜下示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均匀一致,细胞核染色质细腻,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免疫组化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CD68(组织细胞+),CD117(-),S100(-),DOG1(-),STAT6(灶+),AE1/3(-),ki67增殖指数低(+2%)。病理最终诊断:胃窦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基因检测结果未查见 PDGFRA基因突变。患者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