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层面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兰英[1] 李欣泽 

机构地区:[1]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出  处:《黑龙江史志》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基  金:2023年度内蒙古“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研究”(ESDZX202326);2024年度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北疆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2024-yb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文化以民族为载体依附于具体国家,是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国家的精神力量通过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强化和体现。以文化基础作为地基,梳理识别文化构成,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并对文化基础、文化构成与文化认同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是培育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以其强大的活力和影响力,强化了民族文化自信和共同信念,从而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创新。通过中华各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识别和文化认同,增进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和践行力,建设与弘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基础 文化构成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