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通胶囊2种振动模式治疗慢性便秘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交叉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金哲 刘佳文[1] 张明君 姜泊 蒋绚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2218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24年第6期406-40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学科建设经费(XKB2023C1005)。

摘  要:为比较蔚通胶囊2种振动模式对慢性便秘的疗效差异,选择2023年1月10日至3月14日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便秘中心治疗的10例便秘患者,使其随机交叉接受蔚通胶囊模式1、2的治疗,2次/周、1颗/次,持续治疗3周。模式1包含1个振动序列,持续振动3 h;模式2包含2个振动序列,均间歇振动3 h。模式1、2分别有1、3例患者达到应答,2种振动模式下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1、2治疗期间周均自发排便次数(SBM)高于基线值[6.2(5.0,7.3)次、5.9(4.9,7.0)次比2.8(1.8,3.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26,P=0.001),但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1、2治疗期间周均CSBM、周均SBM和治疗结束后CSBM、SB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模式1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问卷评分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模式2[(5.0±3.4)分比(9.0±7.2)分、(14.1±10.4)分比(22.6±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1.39,P=0.018、0.019)。以上结果表明,蔚通胶囊持续振动模式(模式1)或间歇振动模式(模式2)均可增加便秘患者排便次数,2种振动模式促进完全自发排便的作用相当;在便秘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评价中,持续振动治疗比间歇振动治疗有更好的主观感受改善。

关 键 词:慢性便秘 振动胶囊 交叉试验 完全自发排便 

分 类 号:R574.6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