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感性—对象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琳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37-38,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我们不可忽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辩逻辑体系的摒弃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影响。现实的、经验的“感性-对象性”,是费尔巴哈新哲学的逻辑起点,它的重要性在于把辩证法对象性逻辑的对象即实践的对象,从抽象的概念转向“现实的人”本身,以“感性-对象性”超越黑格尔的“理性-对象性”。它破除了一切先验预设的迷梦,使黑格尔的神秘走向现实、从先验走向经验、彼岸走向此岸、理性走向感性。

关 键 词:对象性 不可忽视 逻辑体系 马克思唯物史观 辩证法 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 黑格尔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516.36[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