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伦理审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152-152,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如果说古代城邦幸福主要是以牺牲奴隶等级为代价的,近代社会整体的劳动幸福则是以牺牲一个阶级为代价的。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单纯的伦理道德批判,以社会解放超越政治解放,旨在彻底改变这个阶级的命运。不过,马克思的社会解放目标不仅仅在于解放劳动者阶级,使其实现劳动解放和劳动幸福,而且要将每个人从非异化的劳动领域解放出来,使其在一个真正的伦理共同体内获得自我实现。改造利用资本主义的机器体系为后一步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从机器大生产理论出发“诠释了劳动从手段变为目的的可能性”。在共同体内,“社会成员形成内在的、有机的、积极的合作关系”。

关 键 词:政治经济学批判 伦理共同体 劳动解放 资本主义 机器大生产 改造利用 自我实现 超越政治解放 

分 类 号:B82-05[哲学宗教—伦理学] C970[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A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