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话语构型:注解与方法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Chinese Knowledge in Shakespeare's Plays:Notes and Method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云龙[1] Zhou Yunlo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134-148,共15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知识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建构研究”(22AWW003)。

摘  要:自陈受颐1928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开始,近一百年来,中外学界对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中国知识注解从未间断。其中,张沅长的研究可以视为这个漫长学术系谱的分水岭。尽管张沅长没有明确给出“Cathayans”的所指,但他第一次把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中国人”(Cathayans)处理为一种话语构型。后来的研究者,无论如何界定莎士比亚的“Cataian”,如何与史蒂文斯的注解对话,如何处理文本与文献,无一例外都是从张沅长的研究脉络中构建“Cataian”的意义坐标。后来的研究者们在注解“Cataian”的方法上从未超越张沅长;如果说彼此间有所区别的话,那么仅存在于用来构建意义脉络的文献资料方面。而且张沅长的研究还为莎士比亚的“Cataian”预留了一个开放的阐释空间,它将持续呼唤不竭的思想动力。

关 键 词:莎士比亚 中国知识 文艺复兴 话语构型 

分 类 号:I0-03[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