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庆傲 CAO Qing-ao
机构地区:[1]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浙江杭州311300
出 处:《鄂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基 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23N044)“推动‘两进两回’服务产业振兴视角下涉农类院校大学生农耕文化认同培育路径探究”;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2023LFR116)“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大学生农耕文化认同机理及路径”;开化钱江源生态产业研究院技术咨询项目(HW20240017)“科技特派员赋能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心,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乡村振兴关键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依靠高素质涉农人才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激发农村各项事业创新活力。涉农专业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能够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求。涉农专业大学生本应持续投身“三农”事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存在基层就业人数比例低、涉农比例低、淘汰率高的“两低一高”的现实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技特派员是离基层生产一线和涉农专业大学生最近的一批人,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大学生对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可行之策。探究一种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三解三增”的综合育人模式,可推动涉农大学生树立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意识,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主动投身“三农”事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