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记体话剧《萧红》与《生死场》《呼兰河传》的互文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彬[1] 

机构地区:[1]潍坊学院文史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山东省社科联202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互联网视域下萧红传记的生产、传播和阅读市场研究”(项目编号:24BWS029)。

摘  要: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因创作的独特性,其备受传记家的关注,其传记形式呈现出多向度多元化的特点。《萧红》是萧红传记以话剧形式传播的首创。《萧红》通过“双时空”“戏中戏”的方式使话剧与萧红的文学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形成了一种互文性,表现了萧红一生及其作品中的两个关键点:生育之痛和精神返乡。话剧通过萧红与《生死场》中金枝命运的同构,传达了纪实文本中萧红所不能言说的痛苦体验和尴尬处境;同时也通过与《呼兰河传》的戏中戏表达了萧红在生命后期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与亲人的和解。

关 键 词:话剧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互文性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J824[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