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时期华夏族即兴歌舞能力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Improvisational Singing and Dancing Ability of the Huaxia Ethnic Group During the Pre-Qin,Qin and Han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新生[1] HU Xin-she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73-89,共17页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

摘  要:先秦时期,华夏各族群普遍具有较强的即兴歌舞能力。这种能歌善舞的品性主要表现为:集体聚会中男女对歌活动比较常见,平民往往通过即时性的歌唱、讽诵等形式表达意见,高层政治人物大多能即兴歌咏,贵族阶层非常重视歌舞教育。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女性参加集体聚会的参与度和自由度大幅降低;国人阶层消失,国人通过集体讽诵批评时政的习惯不复存在;贵族歌舞教育全面衰落;儒家礼学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这些因素导致民众的即兴歌舞能力趋向衰退。东汉以后是大众即兴歌舞活动急剧减少和能歌善舞之才明显弱化的时期。

关 键 词:先秦歌舞 即兴歌舞 对歌 讽诵 礼教 

分 类 号:K22[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2[历史地理—中国史] C95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