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败相”秒变“败因”——《六国论》如何证明六国灭于“赂秦”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旭山 

机构地区:[1]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广东广州510095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9期38-42,共5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摘  要:《六国论》成为经典有三大原因.作者通过模糊行贿者、将战败失地说成是贿赂失地、将"赂辽"与"赂秦"意义等同于移花接木手段,暗示和引导读者将"赂秦"这一六国消亡的结果当成六国消亡的原因.作者既利用了读者对借古讽今形式的喜欢,又利用了借古讽今善于掩盖逻辑缺陷的特点,引导读者关注现实问题.作者击中了国人特有的精神敏感区,放大了民族失败、文明消亡的双重伤痛,引发了读者的立场认同和情感反应.

关 键 词:借古讽今 类比 逻辑暗示 移花接木 结果变原因 

分 类 号:G632.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