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玫琦 Li Meiq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四川戏剧》2024年第7期97-101,共5页Sichuan Drama
基 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9);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新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20AZW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欧阳予倩编导于1934年的电影《新桃花扇》,对孔尚任的昆曲《桃花扇》进行了另类的改译。它借鉴了原著的才子佳人模式,又受到欧阳予倩过往的见闻与编导经历的影响,在戏拟原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现代解构,将之改译为当时流行的革命+恋爱模式,构建了充满乌托邦色彩的革命想象,启发了他后来的同题改编方向。他的电影改译兼顾了未知观众和已知观众两类群体的观影需求,而新华影业公司的宣传策略也助力该电影突破原著的精英文化审美趣味和价值立场,赢得平民消费市场的青睐。《新桃花扇》的改译实践丰富了民国电影的先锋探索样貌,也为当下的作品改编提供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