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季体清 朱景坤[1] JI Tiqing;ZHU Jingkun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104-108,共5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现代书院制下师生关系重构研究——基于师生共同体视角”(KYCX22_2700)。
摘 要:当今时代,我国学者仍未对“通”“识”的定义达成一致看法,通识教育仍然面临着由于“通”“识”模糊不清带来的发展困境。随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提出,通识教育必须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强化文化联通、理论与实践沟通,以实现学生视野的融通;要重视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囊括国际性与民族性知识,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现代特征。
关 键 词:通识教育渊源 通识素养 “通” “识” 现代特征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2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