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梅文韬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江汉论坛》2024年第9期33-42,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学界《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项目编号:18ZDA01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思想史视阈下的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
摘 要:按照MEGA2编者的观点,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11笔记本中继续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该笔记本所摘录著作的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理论和政治立场出发,研究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但是,如果我们追随马克思的思想视线,就可以从中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何以如此残暴的资本逻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晚近的发明,机器大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生产性劳动与固定资本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生产性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从属性与依附性特征。
关 键 词:马克思 《伦敦笔记》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价值论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