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作品数:2053被引量:228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何顺果叶险明杨志李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中“不稳定无产者”问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孙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的认知资本主义研究”(23AZX002);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新进展”(2021QKT006)。
伴随数字社会的发展,“认知资本主义”的转型使得资本增殖、劳动方式以及主体抵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倡导的“不稳定的无产者”概念受到学界诸多关注,其界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劳动和工作模式;...
关键词:不稳定无产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论新质生产方式
《当代经济研究》2025年第1期66-74,F0003,共10页鲁保林 谢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20733);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FBJY20230316);福建师范大学学科重点建设项目(Y0722205A06)。
生产方式既是保存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和方式方法,也是生产关系的基本载体,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分工再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表明生产方式的突破性变革是发展先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高质量物质生产方式 
《资本论》语境中的经济范畴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3-34,共2页孙亮 
经济范畴作为社会存在的形式、规定,只能最终依靠变革社会存在达到克服其矛盾的目的,而不能以一个范畴克服另一个范畴的方式加以消解。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从孤岛上的鲁滨逊开始讨论各种生产形式,从而判定经济范畴之所以能充当主体性是因...
关键词:鲁滨逊 经济范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体性 存在的形式 《资本论》 社会存在 马克思 
文学之问·时代之问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在不同的时代,文学史家们常常会遭遇到各种形式的学科危机。举例而言,自十八世纪以来,伴随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急剧扩张,欧洲人的认知力和想象力开始突破狭隘的地理界线走向亚洲东方、非洲和美洲,于是,在全球范...
关键词:地理大发现 学科危机 地理界线 文学史家 认知力 全球范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想象力 
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及其内在矛盾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12期69-78,M0005,共11页吕晓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大数据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变化及运动研究”(23FYB004)的阶段性成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加速了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推动了生产力变革,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一轮调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跨域性数字和跨国性资本相互“联姻”,搭建起撬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关键词:数字技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数字资本主义 西方工人运动 世界社会主义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考察——基于劳动主客体关系视角的分析
《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6期35-40,140,141,共8页陈爱萍 孙传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研究”(20ZXB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重要论述研究”(2020SJZDA00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旨在论证其历史性存在,而这是以生产方式这一核心问题为依托的。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成为理解这一论证过程的关键锁钥。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追溯劳动主客体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社会...
关键词:《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生产方式 劳动主体 劳动客体 
《资本论》的空间批判叙事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4-15,共2页付文军 
《资本论》是马克思空间批判叙事的经典作品,它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透彻地剖析了空间与资本的共谋关系,深刻地回应了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问题。一、空间的理论经纬:概念与维度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始终在现实个人及其...
关键词:《资本论》 唯物史观 社会维度 自然维度 方法论原则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空间批判 神圣性 
从“工场手工业的形成”到“资本来到世间”——马克思原始积累理论的历史演进
《当代经济研究》2024年第11期32-40,共9页张一 
马克思对原始积累的认识经历了从模糊认识到清晰概括再到深入剖析三个阶段。从《哲学的贫困》以商业活动为蓝本初探“工场手工业”的形成条件,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通过溯源资...
关键词:原始积累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起源 
大数据技术会带来资本主义的终结吗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85-86,共2页刘震 张立榕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颠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大数据技术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终结?本文尝试用“数字修复一私有制对抗”的分析框架来把握大数据技术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互联网 数字修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分析框架 终结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成逻辑——基于马克思《伦敦笔记》的文本考察
《江汉论坛》2024年第9期33-42,共10页梅文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学界《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项目编号:18ZDA01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思想史视阈下的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
按照MEGA2编者的观点,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11笔记本中继续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该笔记本所摘录著作的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理论和政治立场出发,研究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但是,如果我们追随马克思的思想视线,就可以从中发现现代资本...
关键词:马克思 《伦敦笔记》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价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