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金秋[1] CHEN Jin-qiu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5-135,共11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法国19世纪以来的汉字教学情况调查研究”(23YH78D);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项目“法国汉学家雷慕沙汉语教材研究”(23Z701)。
摘 要: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在中法语言对比的框架下,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划分汉语词类。他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参考了法语词类,主要以词的词汇意义为标准,也综合考虑了词与词的搭配、词在句中的位置等情况,并在其汉学著作《汉文启蒙》中详细介绍了汉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词类的语法特征。此外,他还对汉语中的“小品词”及其语法特征进行了细致描绘。雷慕沙对汉语词类特征的研究,在当时纠正了欧洲汉学界对汉语的偏见,突破了欧洲中心主义语言研究框架,对后辈法国汉学家汉语词类的划分与研究、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建立与发展都有一定影响,对当今学界反观欧洲汉学家词类特征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具有积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