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健[1] 沙晓庆 Cui Jian;Sha Xiaoqing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4年第5期45-52,共8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面对20世纪以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对主体的缠绕、遮蔽,主体的权威、力量和优越性渐趋沦为一抹幻象并被驯服为技术的附属物。法国哲学家J.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基于时代之思和现实关照构筑了应对主体危机的“客体策略”:客体摆脱被奴役的命运,拥有自身发展的极限逻辑并对主体发起反攻与复仇,最终诱惑主体在客体架构的“超真实”世界中走向“末路”。这一策略通过“主体消失”推演“客体逻辑”,拓展了“客体”概念的理解维度,延展了解决主体危机的方法,为人类敲响虚拟现实技术可能统治主体世界的警钟,但因未能提供实质性的“替代方案”,故而弥漫着“虚无主义”与“乌托邦”色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