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肖大平(译)
机构地区:[1]韩国顺天乡大学 [2]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骈文研究》2023年第2期145-157,共13页Research on Parallel Prose
摘 要:对偶、声律、典故是骈文的三大特色。这让骈文成为最美的文类之一。但是中唐以来以韩、柳为领袖的古文运动兴起,直到宋代严厉打击骈文的浮艳风气,坚定建立古文的朴实风格。故造成人们对骈文印象不佳。但从魏晋到中唐的五百多年,骈文是最受欢迎的文章,每个文人都专心致志写作骈文。而且中唐以后骈文也并未消失,时起时伏一直到现在,骈文仍然是一种影响力比较高的文类。韩愈《原道》第一文段所有句子当中,用骈体写的句子占78%;柳宗元《驳复仇议》第一文段一共四个句子,都是用骈体写的。所以,我们可以了解韩、柳也不是完全敌视骈文的。他们的古文里仍然部分采取骈体行文,吸取了骈文的长处。骈体具有对称美、声律美,易记难忘。根据这一特点,现在对联、广告、口诀等,还在又积极地又广泛地采用骈体。我们也需要对骈文有更深的了解、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