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志永 Zhou Zhiyong
出 处:《民国档案》2024年第3期93-105,共13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项目“社会史视域下清末民初谭延闿的人际关系与权力的再生产”(2020CDJSK49YJ10)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程的路径研究”(23SKSZ002)的支持。
摘 要:1924年,孙中山为培养革命军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不仅开创了近代军校中军事与政治并重的先河,也对地方旧式军队的革命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建国湘军首领谭延闿追随孙中山,积极支持黄埔军校办学,并仿照黄埔军校创办建国湘军讲武堂,以推动湘军的革命化。建国湘军讲武堂招收的学员以湖南籍为主,虽然地方主义仍非常明显,但已积极宣扬革命思想,注重军事和政治教育。1926年,随着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建国湘军讲武堂等军事教育机构与黄埔军校合并,谭延闿系湘军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军事教育上实现了革命化。黄埔军校对谭延闿系湘军革命教育的影响,既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先进性,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在粤各省军队革命化的复杂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