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明燕
出 处:《东岳论丛》2024年第9期169-175,共7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JJD710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富民是《管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管子》从“好利恶害”的角度来理解人性,将满足民欲视作调动民力的前提,这使其具备了“分利于民”的政治意识;《管子》认识到了国家稳固需要精神文明和道德价值作支撑,而“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的产生与流行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使其具备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动力;《管子》以“阴阳两生而参视”的世界观以及“轻重”的方法论来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使其在建构治国方略时,并没有囿于“国富”的单一向度,而是将“国富”与“民富”统一起来,具备了全局视野、辩证视野。在上述人性论、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指引下,《管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富民的措施,其中不乏远见卓识。在当今追求共同富裕、并力图通过“第二个结合”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管子》的富民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