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思珩 张炼[1] Shi Siheng;Zhang Lian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13期117-119,122,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欧洲语言等级框架》的对比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HJXCX23-096;2023年度教育部国际司中国教育交流协会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东盟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REC2023-006。
摘 要:目的:汉学家是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传播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汉学家作品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中国公案类小说《大唐狄公案》是20世纪中期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可靠来源之一,主人公狄仁杰也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方法:文章结合文本分析法和语料库研究法,自建《大唐狄公案》语料库,并对主人公狄仁杰相关的显著搭配词和索引行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大唐狄公案》中狄仁杰的人物形象建构。结果:研究发现,主人公狄仁杰总体上是为民请命、清廉正直的正面形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儒学、尊重女性、知人善任,二是讲求实证、细致刚正、智慧勇武,三是情绪丰富、性格立体。结论:文章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加入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语料库的客观数据辅助文本分析,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以更客观、更科学地呈现高罗佩笔下的狄仁杰人物形象,助力高罗佩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建构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