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百年历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建平[1,2] 卢晓庆(翻译)[3]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 [2]中国社科院 [3]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  处:《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4年第3期113-128,共16页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艺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引入到中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初的准备阶段“左翼十年”的引入和研究,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和“根据地”的分别发展,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的“美学热”,以及21世纪以来的“美学的复兴”。百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既有学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吸收各种理论资源而丰富自身,同时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也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所倡导的审美和艺术促进社会进步,审美欣赏时的积极参与意识,以及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他律”“介入”与“为民”三个重要概念,这些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关 键 词: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学大讨论 美学的复兴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