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模式及动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房欲飞[1] 王悠 

机构地区:[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2]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留学》2024年第19期11-13,共3页Studying Abroad

基  金: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国际视野下的课程国际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QYB242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有个特殊的语境,那就是它一度被称为“本土国际化”,而且,“本土国际化”的表述最早出现在2005年,而“在地国际化”的表述到2011年才首次出现。故对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的考察,需同时考虑“在地国际化”概念出现之前的“本土国际化”实践,以及之后两个概念并存局面下的实践。但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其统称为“在地国际化”,并将其界定为“高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可及的国际化资源提升本土校园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的过程”。与少数人才有机会享有的境外教育国际化活动相比,在地国际化的明显特征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化国际教育实践,旨在让所有在校生从中受益,是为“普惠性”。

关 键 词:教育国际化 实践模式 在地国际化 全员参与 在校生 本土国际化 普惠性 资源提升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