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晓涵 Liang Xiaohan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9期96-106,共11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海德格尔对阿那克西曼德言的诠释,首要任务是解构乃至推翻“ouoiα=在场=持存性”这一等式,并重构关于在场的理解范式。此即海德格尔对“在场”概念的突破,不妨称之为“在场拓扑学”,它意指一种“亚稳态的异体同构”。在这一动态的拓扑结构中,“在场”概念在“持存”和“流变”的张力中产生了二重性:连续性和断裂性。海德格尔更重视“在场”连续性的一面,因为它凸显了“在场”的同质性与同构性;德里达则更注重断裂性的一面,因为它彰显的是变动中产生的异质性与不可还原性。尽管存在如此分歧,两位原创性思想家的问题意识依然是共通的:哲学的真正任务不是去发掘新的问题,而是回到那个或许是唯一的古老问题,即如何重述ouoi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