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理种群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related molecular markers of Procambarus clarkii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杨 田灿 姜京京 杨楠 唐永凯[1,2] 张成锋[2] 陈焕根 李冰[2] 陈铭 卢泽宇 苏胜彦[1,2] 朱健[1,2] Gao Yang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稻鱼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 [4]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6期203-213,共11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2022XT01);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编号:JBGS[2021]123);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2021JBFM21)。

摘  要:为了解我国克氏原螯虾不同地理群体的种属差异,加快克氏原螯虾的育种进程,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分子辅助选育,选取安徽巢湖、江西鄱阳湖、山东微山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洪湖、江苏洪泽湖6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样品,对全长、体长、体重、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腹部长、腹部宽、尾扇长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以2个形态参数比进行多元分析;并根据标记位点鉴定出的个体基因型,与测量到的形态指标的差异进行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分析出克氏原螯虾重要的经济性状肌肉重、腹部宽、头胸甲宽等和与之相关的标记位点。聚类分析表明,6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分为2个分支,第1分支为巢湖群体和洪湖群体;鄱阳湖群体、微山湖群体、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构成第2分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雌虾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0%,其中,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是腹长因子和腹宽因子;雄虾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31%,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为头胸甲和腹部因子。判别分析中,雌性综合判别率为82.16%,雄虾为83.28%,判别率较高。关联分析表明,14对分子标记的连锁不平衡共有105对SSR位点组合,满足P<0.01的条件,14对SSR引物在168份克氏原螯虾材料中存在连锁不平衡,可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克氏原螯虾种质的6个表型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同SSR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在P<0.01的阈值条件下,存在1组引物关联多个性状的情况,共检测到30组引物对6个表型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呈极显著关联状态。由此可以丰富克氏原螯虾群体关联位点的筛选,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亲本选育工作提供支持。

关 键 词:克氏原螯虾 形态差异 微卫星标记 关联分析 

分 类 号:S968.229.1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