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梦婕 LI Mengjie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9期32-36,共5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摘 要:近现代社会有关自由在儿童教育中的认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划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时期。前期以“理性人”假设为支撑,围绕儿童自由的边界问题进行讨论;后期取消了自由的理性前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验证自由的正当性和可行性。自由观念的历史嬗变背后是有关儿童发展的认识分化。纯真脆弱的儿童认识论确保了自由的正当性,却由于理性的扩张导致积极自由的滥用问题;进步主义确立了儿童的主体身份,但因其实践的混乱而引发“自由的悖论”。在儿童自主实现与确保教育对其“善”的引导之间的平衡中,需要辩证看待自由的观念分野:基于儿童视角,再认自由的本质和困境;确立教育立场,厘定自由边界;恢复教育的实践属性,在真实的教育时空中给予儿童实质性的自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