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向东 Zhang Xiangdong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粤海风》2024年第4期73-83,共11页
基 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表现新事物、新思想的“新名词”“外来语”开始在汉语中出现。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报刊所刊登的表现上海洋场生活和国外旅行见闻的“新诗”中,已广泛使用“新名词”和“外来语”。通过对《申报》所刊“洋场新诗”和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使用“新名词”和“外来语”情况的分析,发现旧诗及其格律,已无法容纳表现新事物、新思想的多音节新词。“五四”文学革命以诗歌语言为突破口取得成功,是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规律使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