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制墨”等六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佚涛 

机构地区:[1]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出  处:《书法教育》2024年第8期2-3,共2页

摘  要:苏轼制墨自古以来,文人爱墨如侠士爱剑,墨作为书写的工具,也备受文人的喜爱,苏轼也不例外。据《记海南作墨》记载,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当时的海南物资十分匮乏,书写所用的墨自然也是稀缺之物。苏轼见海南松树颇多,知道其是制作松烟墨的绝佳原料,于是产生了自己制墨的想法。当苏轼在家制墨时,突然火花迸发,房子着火了。好在苏轼平时人缘不错,周围百姓及时赶来将火扑灭。事后,他最关心的竟是制墨的效果。事后,他还自信地说道:“此墨吾在海南亲作,其墨与廷珪(南唐制墨名家)不相下。”这种“迷之自信”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关 键 词:侠士 苏轼 松烟墨 海南 

分 类 号:G634.95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