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日本《大学》受容史上的一个侧面  

A"SanGangLiuMuTu("三纲六目图")"and Its Causes:A Perspective on the Reception History of the DaXue("大学")in Jap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娟 Liao Jua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5期99-107,共9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朱子基于其本性论和修已治人论而展开八目渐进工夫论,但日本的考证派学者大田锦城却曾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舍“八目”而为“六目”之说。在细节上,朱熹改订《大学》文本,作《格物致知补传》,是为了补全八目阶梯论中从“格物”“致知”到“诚意”之间的理论飞跃。大田锦城在早年基于自身考证学者的立场,在《九经谈》中批评朱子的改易行为,最终形成“三纲六目解释全图”,缺省“格物”“致知”二目。但锦城在晚年立场有所转变,在《大学原解》中,基于对“学知”的需求和对“格物”“致知”等文辞的理解差异,重拾八目图。

关 键 词:《大学》 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六目 朱熹 大田锦城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