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祥喜 Fu Xiangxi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理论研究”(批准号21AZW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命名,至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针对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首先需要区分“史料”与“文献”、“史料学”与“文献学”等学科核心概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与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可提出:作为学术概念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既不能混用,也不能彼此替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与现代文学文献学分别拥有不同的学科内涵、学科谱系和研究范式,既互相影响又独立发展,很难说谁优谁劣、谁初级谁高级。“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概念源于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实践,随着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的发展而发展。不但对“史料”概念的选择与使用经历了一个从“材料”到“资料”再到“史料”的过程,还呈现出从“史料”到“史料研究”再到“史料学”的概念建构路径。就此而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作为学科命名,有其历史必然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