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基于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与方法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郎友兴[1] 赵云云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129-13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中坚阶层,“志于道”则是其核心伦理精神,对此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的重要议题。然而,如果要拓宽该主题的研究领域,便需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探究“士志于道”的社会背景和其运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此外,转换视野,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不同学科的交流时,它同样具有必要性。在社会学本土化的总体争论下,如果忽视传统社会的士大夫研究,学术图景将有所缺失,并可能在学术史上造成古今断裂和知识人在精神上无所依归的煌然状态。

关 键 词:士志于道 无所依归 伦理精神 社会学本土化 士大夫 学术史 中国古代社会 伦理学 

分 类 号:C91[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