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涛[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131-132,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梳理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动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社会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轨迹,而且有助于学术共同体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之建构。作为一门因应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学科,环境社会学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规范意义上的学科建构来看,中国环境社会学已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支劲旅,并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相较学术界早期对重大环境问题、环境突发事件和底层利益诉求表达行动的研究而言,中国环境社会学近年来似乎进入了“平静期”。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动态与发展态势?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48.147